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和关节周围非感染性炎症为主,能引起关节严重畸形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痹证范畴。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命名
中医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着丰富的相关记载和临床治疗经验,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学统属于“痹证”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与中医古籍所记载的“历节病”“白虎历节”“骨痹”“顽痹”“鹤膝风”等相似。其命名一直没有统一,近代老中医焦树德教授首先提出“尪痹”之诊断,已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尪”者意指足跛不能行,胫曲不能伸、身体羸弱的废疾;“痹”者闭也,乃闭塞不通之意。《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云:“诸肢节疼痛,肢体尪羸……”其中的尪羸就是指关节、肢体变形、关节不能活动而渐成废人而言。《素问·痹论》篇云:“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不流,在于筋则屈伸不利,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所谓名正则言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为“尪痹”更能够形象地反映出其临床特点。
二、中医解析病因病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临床痼疾,一般多根据《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认为风寒湿邪侵袭为本病的病因,而我认为一般风寒湿之邪是不会形成尪痹的,只有正气亏虚,风寒湿三邪久滞,深入筋髓、骨骱而成*,缠绵难愈才会形成本病。而久病又耗损正气而致虚。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脾藏营而主肉,脾气虚馁,无能生肌长肉,肉失所养而致肌萎无力;肝藏血而主筋,肝血不足,不能濡润滋养宗筋,筋脉失养而致拘挛;肾藏精而主骨,肾精亏损,无以充髓养骨,骨失所养而致疏松变形。所以邪气外侵只是发病的诱因,而肝肾精血不足,气血阴阳交损当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之本。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三、那么中医是如何辩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诊疗,是在辨病、辨机、辨证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综合观察、闻、问、切四种诊断信息,进行辨证论治。
目前为止,历来中医的临床实践和归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证型:
1、风寒湿痹证
(1)临床表现:临床症状表现:四肢关节肌肉出现游走性疼痛,酸楚重着不定或遇寒加重,得热痛缓。
(2)病因:由于外感风寒湿邪由表入里,阻滞经络,痹阻于关节,致关节屈伸不利;风邪“擅行而数变”,携寒邪凝滞经脉,不通则痛,可见关节游走性疼痛。
(3)治疗:治法多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
2、风湿热痹证
(1)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关节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能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风不顺、出汗、口渴、易怒、尿*、大便干燥。
(2)病因:外感风邪、湿热之邪,壅滞经脉,气血痹阻不通,故见关节肿痛而热,得冷则舒。湿为阴邪,重着黏滞,湿胜则肿,故有皮下结节或红斑。
(3)治疗:治法多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为主。
3、痰瘀痹阻证
(1)临床症状:病程长,关节肌肉肿胀和刺痛,固定化,夜痛,或关节皮肤紫或关节皮肤紫,或关节硬度,关节硬度,屈伸不利。
(2)病因:病程日久,痰瘀互结,痹阻经脉则关节肿胀刺痛,固定不移,夜间痛甚。痰瘀流注肌肤则见肤色晦暗,皮下硬结、瘀斑。
(3)治疗:治法多以化痰行瘀,蠲痹通络为主。
4、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证
(1)临床表现:病程日久,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或面色少华,唇甲淡白,神疲乏力。
(2)病因:痹长迁延不愈伤阴,正虚邪恋,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筋脉失于濡养。
(3)治疗:治法多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通络止痛为主。
风、寒、湿、热病邪留注肌肉、筋骨、关节,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筋脉拘急、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但风寒湿热病邪为患,各有侧重,并相互影响。
痹证开始发病时多属实,然而久病必然耗伤正气导致虚实夹杂,伴见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等证候。所以,临床应尽早治疗。
运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同时兼顾合证型,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日常调理
日常生活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居住的房间最好向阳、通风、干燥,被褥要经常洗晒。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最好睡木板床,床铺不能安放在风口处。
2.洗脸洗手要用温水。晚上洗脚用热水,水量以能浸没踝关节为好,泡脚时间以15分钟为宜。
3.出汗较多时,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夜间有盗汗者,可在睡前用五倍子粉加水调匀敷于脐部。大便干结者要多吃水果蔬菜。
4.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尤其要注意关节处的保暖。
5.风湿病患者易患口腔溃疡,要注意口腔护理,可用硼酸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