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容易累及关节滑膜,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同时也会引起受累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进而导致肌力下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类风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女性发病为多,高发年龄为40~60岁,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
很多人因为不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往往延误治疗,那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症状,当您察觉自己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识别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信号”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呢?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判断:
?关节表现:关节肿胀、晨僵(晨起出现关节僵硬)、活动障碍,且常>1个小时;关节痛及压痛、关节畸形等。
关节功能障碍,按轻重程度可分为4级:
I级:患者能正常进地进行各种工作和日常生活活动;
II级:患者能正常地进行各种日常生活活动以及某些特定工作,其他工作受限;
III级:患者能正常地进行各种日常生活活动,不能胜任工作;
IV级:各种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均受限。
?关节外表现:出现如血管炎、类风湿结节,心、肺、肾、神经系统损害、淋巴结病等,关节外表现是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节外组织器官受累症状的出现可先于关节病变,其他几大系统也都可以累及。
如何预防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采取“治未病”的防治思想,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强调预防为主:
01
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是预防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重要方法。
如中药选扶正固本、益气补肾的*芪、当归、五味子、何首乌、女贞子、枸杞,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图源:摄图网)
02
选用最佳季节进行防治
秋季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多发季节,也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最佳时期,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发现秋季风湿免疫性疾病病情相对稳定,而到冬季病情则会加重,所以秋季治疗能够防范冬季复发及加重。
03
生活要规律
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正气虚弱,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因而,做到劳逸结合,适度休息是很重要的,也是预防疾病的首要前提。
04
适当功能锻炼
运动是防止肌肉萎缩、恢复关节功能的最基本、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如饭后步行、慢跑、体操、跳舞等,也是其他任何治疗和康复方法无法代替的,但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类风湿病人应远离风和湿
类风湿怕风、怕湿,它的直接原因是免疫系统自我攻击导致血管堵塞。大风潮湿的天气,可导致体温下降、血管收缩,会使类风湿病情反复或加重。秋季潮湿多雨,类风湿病人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避免接触冷水、冷物;
在空调房内,可用毯子遮盖肩、膝、脚等部位;
刮风下雨天尽量减少出外,避免淋雨、受凉感冒;
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要穿湿衣、湿鞋、湿袜;
每晚早点睡觉休息,每天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多吃鱼,国外一些研究显示,每周至少吃两次鱼可能会显着减少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疼痛和肿胀。
另外,由于类风湿病的早期症状与一些中老年常见问题相似,有不少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有点小病小痛也很正常,就没重视,认为吃点消炎止痛药或是补钙的营养品就管用,耽误了初期最佳治疗时间,让自己更受罪。
在此要给各位提个醒: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您有上述相关的部分症状,建议您一定及时就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