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连载二风湿
TUhjnbcbe - 2022/6/18 15:51:00

上篇总论

第一章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概论

第一节风湿病概述

一、风湿病的研究范畴

中医风湿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的相关系统疾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甚则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它包括了中医传统的各种痹证、痹病、风湿及因风寒湿等邪引起的许多肢体、关节的病变,《中国痹病大全》记录此类有关病名余种。

西医学所指的风湿病,全称应是“风湿类疾病”(rheumaticdiseases)。由于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尽管研究的对象是同一的,可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疾病分类、诊断、治疗、预后转归等方面的认识,中医与西医是大不相同的。在西医学中,凡侵犯关节、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等,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无论其发病原因如何,均属风湿病的范畴。从广义上来看,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归属为风湿病,包括了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遗传性、退行性、肿瘤性、地方性、中*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多种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从狭义上认识,风湿病则仅限于内科与免疫相关范畴的几十种疾病,其中有些病还是跨学科的,如痛风,骨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炎等。

现代医学上的风湿性疾病如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综合症、骨质增生、产后关节痛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血管炎等均属于中医风湿病(即痹证或痹病)的研究范畴。

二、风湿病的病名沿革

祖国医学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帝内经》中即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论述,中医风湿病病名经过了不同年代和时期的发展,经历了由痹—痹证—痹病—风湿病的病名沿革。

1、痹“痹”字在祖国医学文献上出现很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古医书《足肾十一脉灸经》中就有“疾畀(痹)”之称;帛书《导引图》有“引畀(痹)病”的导引疗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也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这都说明至少在战国时代,“痹”字已作为医学的名词了。

痹的涵义较为丰富,在不同词语中,含义不尽相同,既可以表示病名、症状,也可以表示病机。概括起来,“痹”字在古医籍中的古义主要有四:

(1)指病名。凡具有经脉气血不通或脏腑气机闭塞这一病理特征者皆可曰痹,如风、寒、湿痹,五体痹,五脏痹,六腑痹等。如《说文解字》曰:“痹,湿病也”;《全生指迷方》曰:“若始觉,肌肉不仁,久而变生他证,病名曰痹”,此处“痹”,均以病名言。

(2)指体质。如《素问·逆调论》说:“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所谓多痹气,就是指阳气少、阴气多的寒盛体质,这种体质的人具有易于罹患痹证的潜在倾向性。

(3)指症状或感觉。如喉痹表示发不出声音,耳痹表示听不到声音,目痹表示看不见物体。《灵枢?经脉》曰:“喉痹,瘁瘖”,指喉不能发声;明代?《普济方》:“夫脚气痹弱者,荣卫俱虚也”,指麻木的症状;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喉痹》:“痹者,痛也”,指疼痛的症状,这里的“痹”均言其症状。再如《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方后云:“分温二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诸病源候论》寒食散服法云:“药力行者,当小痹。”这里的“身痹”、“小痹”均指服药后药力窜通的苏苏感。

(4)指病因病机。《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这里指的是病因。又云:“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又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说:“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中藏经》说:“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这里的“痹”均作病机解。如果以“痹”作为疾病病名,广义的“痹”,泛指机体为邪痹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腑气机不畅所引起的病证,如胸痹、喉痹、五脏痹、五体痹等,而狭义的“痹”就是指“痹证”或“痹病”。

“痹”作为病名,自《*帝内经》以来,历代医家是根据各自的经验和体会命名的,由于其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命名也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如食痹、水瘕痹、仲春痹、木痹、留痹、深痹、厥痹、挛痹、远痹等,虽然冠以痹之名,有的与“痹证”无涉,有的无临床实用价值,有的则在临床诊疗很少使用,随着医学的发展也就自然被淘汰。

2、痹证原作“痹症”,是中医内科学中的一个传统病名。如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痹症》说:“诸痹,风寒湿三气杂合,而犯其经络之阴也”;《玉机微义?痹症门》曰:“痹,感风寒湿之气则阴受之,为病多重痛沉重,患者易得难去也”。近代为区别症状之“症”与证候之“证”的不同,认为以病证名之,应该用“证”字,“痹证”之说,目前仍比较通用,如《中医内科学》、《痹证论》、《痹证治验》等均作“痹证”之说。

3、痹病首见于宋代窦材《扁鹊心书?痹病》,其曰:“风寒湿气合而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挛……痹者,气血凝闭而不行,留滞于五脏之外,合而为病。”“痹病”之称自宋代以后的医书中很少见到,而渐被“痹证”所替代,盖因在中医学术发展上,极重辨证,从而使中医病名诊断被忽视。早在年,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就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主张,并就此撰写专文,发表于《中医杂志》,表现了一位临床大家的客观眼光。英国史学家马伯英考证,朱良春先生是第一个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由始中医界再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中医病名的研究及疾病诊断标准化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年9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痹证专业学组专题研讨会上,学者们认为,痹证以“证”作为命名,已不符合疾病诊断规范化要求。鉴于“痹病”名称古已有之,并根据本病的证因脉治特点,遂一致同意将“痹证”命名为“痹病”。

风湿病以“风湿病”命名取代“痹病”名称是在最近几次全国痹病学术研讨会提出的。近年来,中医药学术蓬勃发展,国内中医、西医学术交流日益增多,中医界的学术交流方兴未艾。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对于痹病的新观点、新认识不断涌现,逐渐认识到“痹病”的名称,虽较“痹证”命名更合理,但仍有不足之处。根据历代中医文献考证,专家们提出“痹病”命名应更改为“中医风湿病”,如此才能“名定而实辨”,“因名认病”,“因病识证,而治无差误”。

中医学中“风湿病”的名称,自古有之,并非是受近代西医学的启迪而命名的。在中医文献中,凡提到“风湿”的,其涵义有二:一是指病因;二是作为疾病的名称。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风湿”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风湿”有26处之多;《*帝内经》中除痹论篇外,以“风湿”单独出现者有17处;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一书,更有特点,其条中均未言“痹”,而论及“风湿”者多处,《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中更是极为明确地首先提出以“风湿”作为病名,如云:“病人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芪汤主之。”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浓,或肌肉酸痛。”又云:“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及至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则更以“风湿”作为专论,详尽论述了风湿为患引起肌肉、关节病证的机制及处方,可谓独具匠心。由此可见,中医“风湿”一名,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表明,以中医“风湿病”之名替代“痹病”之名,是有理论和文献依据的。

全国矢志研究痹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经过反复论证,一致认为“风湿病”的名称有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有利于中、西医学交流,而且,“风湿”作为病名的提出,既有较为严谨的内涵和外延,也符合中医疾病的命名原则,从“痹证”到“痹病”再到“风湿病”的命名,是中医学术发展中,对同一类病在命名研究上的再提高。这种命名,不但没有湮没中医学术观点,而且可补“痹病”命名之不足。

中医风湿病的概念是根据年3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的中医证候规范学术会议上,老中医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中医专家提出的《疾病定义草案》确定的。与会者认为“疾病是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相应的证候。”中医风湿病是指在身体素虚,或产后体虚,正气不足,肌表卫外不固的前提下,由于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气候剧变、冷热交错等因素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注于经络,使气血痹阻而为痹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则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甚则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根据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中医风湿病概念的提出更加符合实际,比“痹证”、“痹病”包含的范围更广泛。

(本篇文章出自朱婉华院长主编《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医院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团队整理上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连载二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