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药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不可擅自配药!
化瘀通痹汤
娄多峰-《中国中医药报》
当归18克,丹参30克,鸡血藤21克,制乳香、制没药各9克,香附、延胡索各12克,透骨草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瘀血痹,系由于局部闪扭、外力损伤、慢性劳伤等引起经络损伤、血行不畅或血溢脉外,留滞局部,筋脉肌肉失养,抗御外邪能力低下,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从而加重脉络闭阻,逐致痹症。此类病症局部疼痛明显,且与气候变化及寒热有关。治疗时若单用祛风湿药,收效甚微;而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祛风除湿药物则收效甚捷。
方中乳香、没药,前者活血,后者散瘀,相得益彰,为治本要药。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香附理气解郁,为血中之气药,气行则血行,加强活血祛瘀之功;当归、丹参、鸡血藤活血养血,祛病而不伤正;透骨草祛风除湿,通络以治标。诸药相合,共同达到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之目的。
瘀血痹(损伤后遗症、网球肘、肩周炎症等)。
偏寒者加桂枝、细辛、制川、草乌;偏热者加败酱草、丹皮;气虚者加*芪;久痹骨节肿大变形者加穿山甲、全虫、乌梢蛇等虫类药,以搜风通络止痛。
临床屡用,收效甚佳,一般服10~20剂即可见效或痊愈。
热痹镇痛汤
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生石膏30克,细辛、麻*各2.4克,羌活、独活各5克,桑寄生20克,知母、*柏、僵蚕、栀子各10克,忍冬藤30克,赤芍10克,鸡血藤15克,羚羊角粉0.6克分2次冲。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清热散风,活血通络。
热痹发病急,肿痛剧烈,兼有发烧。王肯堂说:“痛属火,肿属湿,兼受风寒而发。”
方中重用生石膏、知母、*柏、栀子之辛凉苦寒,以煞其火焰之势,火熄疼痛自减;麻*、细辛、羌独活散风透邪、开闭止痛,且能胜湿,散风即能祛湿,祛湿即能消肿,虽为热痹,必然受风寒而发,故仍须用散风祛寒之味;桑寄生、忍冬藤通经络而祛凝滞;鸡血藤、赤芍活血通络,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故凡急性风湿性关节炎之属于热痹者,此方能消肿止痛,药下即减。其所以收效迅速,似有赖于羚羊角清热透邪之力,以其善走经络而行邪外出也。余曾治数例,肿痛极剧者,皆以此方,药下即安,效力之捷,诚有不可思议者。
热痹。风湿性关节炎之偏于热者。
多年使用,取效颇捷,效佳。
寄生慢痹汤
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桑寄生30克,威灵仙、苏地龙各10克,祁蛇6克,鸡血藤20克,乳香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搜风活血,通络止痛。
本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由轻而重,逐渐变成慢性。原因不一,有的属于寒湿凝聚,或热灼,或湿痰瘀阻。故其治亦因因而异。今以搜风活血、通络止痛为法,方用桑寄生、威灵仙、地龙通络止痛,祁蛇走窜搜风,无处不到,其止痛之力颇速;鸡血藤,乳香活血通络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搜风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若寒邪偏甚,加附子6克,细辛3克,麻*3克,桂枝6克,当归10克,川芎6克,寒则凝滞,故加辛热之味,散寒开闭;
热偏甚者,加生石膏、忍冬藤各30克,知母、*柏各10克,羚羊角粉0.6克,热则血气沸腾,故加辛凉苦寒以清镇之;
湿偏甚者,加川萆薢15克,炒秫术12克,苍术、*柏、防风、羌活、独活各10克;
膝关节有积液者加木通,防己各10克,甘草3克;
湿甚加风药、风能胜湿;风偏甚者,加羌独活各10克,桂枝6克,穿山甲10克,蟅虫3克;
风胜加虫类活血药,以血行风自灭也。如脉滑数再加生石膏、忍冬藤各30克,知母、*柏各10克,羚羊角粉0.6克。
如脉迟加附子10克;上肢痛,加桂枝;
肩关节痛加片姜*10克;
下肢痛加牛膝10克,青、海风藤各12克,松节20克,或加川乌、草乌各5克;
腰痛加杜仲炭,续断,狗脊各12克,或加云茯苓,川萆薢各12克。
多年使用,疗效颇佳。
验之临床,确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