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麻*桂枝(千金。局方。俱作桂心)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炙。各三钱)芎(一钱)杏仁(三十枚。千金。作白术)
上九味。水煎。温服。当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
千金续命汤无人参。有防风、*芩、芍药。续命风引汤。多防己、防风、独活、附子。治中风癫眩不知人。狂言舌肿出。千金根据源续命汤。多白术、茯苓、大枣为十二味。
小续命汤(千金)治中风外显六经形证。
续命汤去石膏。加芍药、防风、*芩各一钱四分。防己一钱。熟附子七分。生姜五片。大枣一枚。(崔氏。外台。不用防己大枣)
无汗恶寒。倍麻*、杏仁。有汗恶风。倍桂枝、芍药。无汗身热不恶寒。去附子倍甘草加石膏、知母。有汗身热不恶风。倍桂枝、*芩加葛根。无汗身凉脉沉细。倍附子加干姜。有汗无热畏寒脉沉。倍桂枝、附子、甘草。肢节挛痛。麻木不仁。脉缓。加羌活、连翘。(上易老加减法)
张景岳曰。按历代相传。治中风之方。皆以续命等汤为主。考其所自。则始于金匮要略。附方中有古今录验续命汤。然此必宋时校正之所增。而非仲景本方也。此自隋唐以来。则孙氏千金方。乃有小续命、大续命、西州续命、排风等汤。故后世宗之。无不以此为中风主治矣。夫续命汤以麻*为君。而与姜、桂并用。本发散外邪之方。至小续命、大续命、西州续命等汤。则复加*芩以兼桂、附。虽曰相制。而水火冰炭。道本不同。即有神妙。终非余之心服者。其他无论。独怪乎河间东垣丹溪三子者。既于中风门。皆言此病非风矣。何于本门并首列小续命汤。而附以加减之法。又何前后之言不相应耶。
千金大续命汤治中风肥盛。多痰多渴。肢体不遂。
续命汤去人参。加*芩、荆沥(一作竹沥)
西州续命汤(千金)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识人。拘急不能转侧。
大续命汤去荆沥。
千金八风续命汤治卒中半身不遂。手足拘急。
续命汤去麻*、芎加独活、*芩。水煎。温服覆汗。不得汗。倍麻*。
千金排风汤治中风肢体烦疼。皮肤不仁。
续命汤去人参、石膏、干姜。加防风、芍药、白术、茯苓、独活、白鲜皮、生姜。《张氏医通》中的相关章节:
小续命汤--治脑出血金方--高允旺扶阳法治脑病经验
我们举个典型病例来说明小续命汤在脑病治疗中的应用。
患者秦某,男,35岁,山西人,平时高血压~/90~mmHg,并有头痛、恶心等症,年1月28日因所牵毛驴受惊,头部着地面,突发神志不清,右半身不遂,左肢发抖,急送某院,查血压/mmHg,右侧瞳孔散大,意识不清,呼之不应,牙关紧闭,膝肘僵硬,四肢缩成背弓状,全身寒战,发抖。CT提示:基底节出血约20毫升,诊为脑破裂伤伴重度昏迷。
经专家会诊,施止血、脱水、抗炎、降颅压。每天大约输液毫升左右,吸氧、鼻饲、导尿,经治八天,昏迷加重,咳嗽气促,通知家属,病危出院,准备后事。无奈之中,于2月9日急诊收入我院。
病人昏迷欲死,舌僵肢瘫,神昏失语,四肢痉挛,身屈背弓,肌无弹性,骨瘦如柴,入院诊断:脑中风,属中脏腑闭证。追述病史,平素血压偏高,后因抢救时大量液体输入,阴长阳消,阴寒收引,肺失宣化,脑窍郁闭。
急用古今录验小续命汤:麻*10克,防己10克,人参10克,*芩10克,制附子60克,肉桂15克,白芍15克,川芎2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防风20克。
用法:①药氧吸入;②药液热敷前后胸腹;③鼻饲或灌肠,每日6次,每次60毫升,间隔4小时。连用3日后,双眼睁开,患体肢软,抽搐停止,排出尿液,全身汗出。做头部核磁共振,结果与1月28日CT片对比,出血面积缩小,脑破裂伤密度减低,仍用药氧吸入、鼻饲小续命汤。前后治疗天痊愈出院,一年后随访,仍和常人无异,可以驾驶汽车。
思考本病案,主要是重用麻*、肉桂、附子,此大温大热之药,可发汗消瘀,通畅五窍,使出血得以吸收,受损的脑组织恢复。
此案使笔者认识到孙思邈把“古今大小续命汤”录入到《千金方》之中,对治疗中风昏迷欲死者的奇效推崇备至,曰“大良”,曰“甚良”,曰“必佳”,曰“诸风服之皆验”,评价如此之高,绝非偶然,此案例使笔者真正体会到了小续命汤的确是治疗脑出血的金方,方中强调“录验”二字,说明古人用此方即应验,所谓“续命”乃指在生命断续的情况下可续命而生之意,故该患者瘫痪肢体逐渐得以恢复。
续命汤意解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穹穷一两,杏仁四十枚
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此为开合之机受病,不得转枢。
身体不能自收:阳明受病(*帝曰:人之亸者,何气使然?岐伯日: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情,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亸)
口不能言:少阴受病(心开窍于舌)
冒昧不知痛处:太阴受病(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或拘急,不得转侧:厥阴受病(肝主筋)
治亦从开合同时下手:麻*,桂枝:开太阳石膏,杏仁:合阳明甘草,干姜:开太阴当归,穹穷:合厥阴人参:补五脏虚,除邪气
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邪从太阳复出,则病愈。
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当风则阳明又不合。
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亦为开合受病。
续命汤
《古今录验》续命汤一方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续命汤一方,由麻*、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3两、川芎1两、杏仁40枚组成。方中用人参、甘草补中益气;当归、川芎养血调营;麻*、桂枝疏风散邪;石膏、杏仁清热宣肺;干姜和胃温中,全方共奏益气养血,宣肺散邪之效。
古今录验续命汤的运用--医院中医研究室主任余国俊
张XX,男,36岁,农民,年10月24日诊。
病史摘要患者素来体健,偶感外邪,发热,头痛,体倦,咳嗽。曾间断服用中、西药物,诸症已经缓解,未尝介意。谁知于丑4天前使用压水机抽水时,渐感双下肢酸软、麻木,约4小时后双下肢完全失去知觉(神志清楚),伴小便不通。医院。西医抽取脑脊液检查,发现蛋白含量及白细胞增高,遂诊断为“急性脊髓炎”。立即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和多种营养神经的药物,以及对症治疗;同时配合服中药,曾用过大秦艽汤、三痹汤各3剂,补阳还五汤4剂,疗效不佳。刻下双下肢仍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缺乏,腱反射消失,不能自动排尿,大便艰涩。
因患者转院困难,家属仅带来病历,要求我室开一方试服。
根据以上病史,中医诊断为“风痱”。予(金匮要略)所载(古今录验)续命汤原方:麻*9g,桂枝9g,当归9g,潞*参9g,生石膏9g,干姜9g,生甘草9g,川芎4.5g,杏仁2g。
上方仅服2剂,双下肢即恢复知觉,且能下床行走,大小便亦较通畅。改予八珍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连服10剂后,康复如常人。
进修生甲:这个案例有点新奇,如不是亲身经历,很难相信。现在病人已康复,我心中的疑团更多。首先是诊断问题,病人未亲自来诊,老师仅凭病历及西医诊断的“急性脊髓炎”,就诊断为中医的“风痱”,我实在不明白此中奥妙何在。
老师:本例诊断为“风痱”,不是没有依据。什么叫风痱?历代中医文献都有记载。如(灵枢,热病篇)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堪”。(医学纲目)说,“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故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圣济总录)说,“病痱而废,肉非其肉者,以身体无痛,四肢不收而无所用也”。这些记载说明,古代医家对风痱的认识是一致的:风痱之为病,以突然瘫痪为特征(偏瘫或截瘫),身无痛,多无意识障碍(或仅有轻微意识障碍)。本例患者在劳动时渐感双下肢酸软、麻木,约4小时后双下肢完全失去知觉,但神志清楚,完全符合风痱的发病及症侯特征。这样的突然截瘫,与“脑血管意外”、癔病、风湿、类风湿等疾病引起的瘫痪,是迥然不同的。
进修生甲:风痱的诊断我算明白了。但老师使用那样奇怪的方药,依据是什么呢?
老师:本例用的是(金匮要略)所载(古今录验)续命汤原方。书中记载本方“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使用本方的依据是方证对应,即张仲景所创立的“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只要证侯相符就可大胆使用,不受后世创立的诸种辨证方法的限制。
进修生乙:我一一分析过本方中9味药物的性味功效,实在看不出本方的作用机制。这样的处方,怎么可能迅速治愈截瘫?说得坦率些,这样的高效,是否属于偶然或幸中?
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我现在把使用本方治疗风痱的历史背景做一简介,让大家来评议一下是否属于偶然或幸中。
30年代,江尔逊导师初学医时,有唐X,男,年5旬,体丰,嗜酒。一日,闲坐茶馆,忽然四肢痿软,不能自收持,呈弛缓性瘫痪而仆地,但神清语畅。诸医不知何病。江老的业师陈鼎三先生诊之曰:“此病名为风痱,治宜(古今录验)续命汤”。服原方1剂,次日顿愈。那时候,市售食盐为粗制雪花盐,含氯化钡较重,不少人长期食用后,往往突然四肢瘫痪,世人不解其故。陈老亦授以此方,效如桴鼓,活人甚多。
年,有乔X,正当盛年,一日,忽然双下肢动弹不得,不痛不痒,卧床不起,急请江老诊治。江老投以此方,服2剂即能下床行走。
年8月,江老使用本方配合针刺,抢救成功1例风痱证。患者,男,18岁,患“急性脊髓炎”、“上行性麻痹”。除了上下肢麻木,不完全瘫痪之外,当时最急迫的是呼吸、吞咽十分困难。西医在抗感染、输液及维生素治疗的同时,不断注射洛贝林、樟脑水并吸氧进行抢救,前后救治6天,患者仍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呈吞咽式呼吸,有气息将停之象,时而瞳孔反射消失,昏昏似睡,呼之不应,全身深浅反射均缺失。西医遂断其难以救治,多次叮咛家属:命在旦夕。家属亦电告家乡准备后事。但为遂家属要求,以尽人事,才勉邀江老会诊。江老亦投以本方,配合针刺。仅服药1剂,危急之象顿除;守眼5剂,诸症消失。继以调补气血收功。
我们治疗本例风痱,便是师承陈鼎三——江尔逊经验,取得了预期的高效,不存在偶然和幸中的因素。
进修生丙:如此说来,本方治疗的“风痱”,并不限于“急性脊髓炎”一种疾病?
老师:是的。本方治疗的风痱,除了上面提到的急性脊髓炎、氯化钡中*之外,还有“多发性神经炎”。有一位西医学习江老经验,使用本方治疗了10余例多发性神经炎,疗效亦佳。
学员甲:本方的药物组成奇特,其作用机制很不好理解。不知当年陈鼎三老先生是怎样理解的?
老师:江老当年目睹本方功效,亦大异之,便向陈老请教方解。陈曰:“脾主四肢,四肢瘫痪,病在脾胃。此方石膏、干姜并用,为调理脾胃阴阳而设”。江老又问,“医家都说此方以麻、桂发散外来的风寒,石膏清风化之热,干姜反佐防寒凉之太过。今老师独出心裁处,我仍不明白”。陈老笑曰,“此方有不可思议之妙,非阅历深者不可明也”。江老遂不便继续追问了。
学员甲:江老以后悟出了“不可思议之妙”处了吗?
老师:悟出了。江老解释风痱的基本病机,本于《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歧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养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学员乙:但是常识告诉我们,脾胃久虚,四肢才会不得禀水谷之气而痿废,病必起于缓;今风痱起病如此急骤,四肢迅速瘫痪,却也责之脾胃,不是有点牵强附会吗?
老师:看来还得全部推出江老金针度人之处。江老认为,经言“脾病而四肢不用”,不言“脾虚而四肢不用”,“病”字与“虚”字,一宇之差,含糊不得。可惜今之医家大多在“虚”字—仁大做文章,是囿于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江老指出,脾病而四肢不用至少有两种情形:一是脾胃久虚,四肢渐渐不得禀水谷之气;二是脾胃并非虚弱,却是突然升降失调,风痱就是如此。
学员丙:既然如此,就应调理脾胃,复其升降之权。但方中并无升脾降胃药物,换言之,治法与方药是脱节的。这又当怎样解释?
老师:你所说的“方中并无升脾降胃药物”,大概是指李东垣升脾降胃的常用药物吧?
学员丙:是的。
老师:那是另一条思路。现在继续谈江老的见解。江老认为,治疗风痱,应当依顺脾胃各自的性情。脾喜刚燥,当以阳药助之使升;胃喜柔润,当以阴药助之使降。干姜辛温刚燥,守而能散,大具温升宣通之力;石膏辛寒柔润,质重而具沉降之性。本方以此2味为核心,调理脾胃阴阳,使脾长胃降,还其气化之常,四肢可禀水谷之气矣,此治痱之本也。由此看来,若能透析脾胃的生理病理特性,以及干姜\石膏寒热并用的机制,则本方的神妙,便不是不可思议的了。至于方中的参、草、芎、归,乃取八珍汤之半(芎、归组成佛手散,活血力大于补血力)。因风痱虽非脏腑久虚所致,但既已废,便不能禀水谷之气。气不足,血难运,故补气活血,势在必行。方中麻、桂、杏、草,确是麻*汤。风痱之因于风寒者,麻*汤可驱之出表;其不因于风寒者,亦可宣畅肺气。“肺主一身之气”,肺气通畅,不仅使经脉运行滑利(肺朝百脉),而且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况“还*汤”(麻、杏、草)治疗猝死,古有明训。若拘泥单味药的功效,则很难解释本方的精义。
小续命汤
小续命汤历代用于通治六经中风,在治风门中列为首方。《小品方》已被当时众医认为“此方为诸汤之最要”的记载。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引《集效方》说:“治风莫如续命、防风、排风汤之类,此可扶持疾病”。然自明代以后,此方已罕用。其因是真中风用本方最合,类中风则不合而已。何况小续命汤更适于各种风病(神经系统疾病),比类中(只局限于脑溢血、脑血栓之类疾病)诸方治应用更广,现今诸位也是用于类中的多,却忽视了其为治风首方,(孙先生用麻*有其相似之处)江尔逊用小续命汤治急性脊髓性、神经性疾患治愈颇多,我在临床宗其法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及其脑血管疾患方面,应用不少,抓住要点,小续命配伍之麻桂皆成救命、除痛、治“废”良药,实无奇怪之处,我在麻*十六用中已说到麻*用于脑血管疾患之妙。方名可知,古人不欺我。
小续命汤见《千金方》主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精神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后来的书介绍本方,大都宗《千金方》条。
小续命汤:麻*、防已、人参、*芩、桂心、甘草、芍药、芎苏、杏仁各一两;附子一枚、防风一两半;生姜五两。
上十二昧,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三沸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差,更合三四升必佳。取汗,随人轻重虚实也。有人脚弱,服此方至六七剂得差。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合服之,可以防瘖。一本云恍惚者加茯神远志,如骨节烦疼,本有热者,去附子倍芍药.(此一句治痛之疾变化备焉)
小续命汤在《千金方》三见,其他续命诸汤,不包括在内。
其一,即是上述十二味小续命方。
第二方“治中风冒昧不知痛处,拘急不得转侧,四肢缓急,遗失便利,此与大续命汤同,偏宜产后失血并老小人方”。
第三方“治风历年岁,或歌、或哭、大笑、言语无历不及,宜服”。
小续俞汤虽有三方,以第一方为准.第一方治真中(诸风);第二方治血痹;第三方治失心。三方主治主证,均算风病。
用此方的指证我认为不难,抓住根本的东西,就不会乱花渐愈迷人眼。
很多的症,表现出来都是标,这个本,就是一个内外,外本为风邪,不管是五脏六腑之风,还是脑风、目风、肠风、漏风等等九宫八方八九七十二风,均可治之,此用来指导治疗真中。
内本为中焦,脾胃升降异常,关于脾病,江尔逊论述已详,观徐灵胎和孙先生案,还有我之前用的经验,大都是从脾胃入手,苔可白可*可厚可腻、关脉或沉或大或滑等等,但见脾胃升降之异常,皆可用之,而不拘泥与风、痱。有人从痰治验,也无非师治中焦之法,此用于指导治疗脑损伤(类中)。
其他宜忌指证也有,非议者如东垣等,诸位有兴趣可参,一个内外、一个交互、一个体用,等我们的认识再高一个层次了,我们自然会体会到经所言“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了,那是时的治疗当比此方更好。
从上面论述中引入一个有趣的话题,关于现代所言的中风(脑损伤)的治疗中,在开窍与填窍之间,在醒脑开窍与熄风填窍二个问题相反相成的原则上,似乎近百年来的论述中,少之有少,这个问题搞不清楚,也是糊里糊涂的相对斯须,一个开合窍的选择,决定了颅脑损伤病人治后的神志与谋虑,虽然肢体能力恢复,但近期记忆力、定向力等能力下降,这方面解语走了太多的弯路。
再录几则案,在技术领域内,想赢得人的尊重犹如以下诸家治验者,而非悬疑、试问、抱怨者,而非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者当戒之,正所谓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然。
陈延之记服本方治风疹,三年之中凡得四十六剂,风疾迄今不发例。见《外台》引《小品方》(论坛有个白药师,其用药不凡,宗《小品方》多见可贵之出)
寇宗爽记有男子脚肿生疮,外出中风,引起头面暴肿起紫黑色,*汗出,服本方加羌活、遂愈例。见《本草衍义》
寇氏又记有男子小年常服生硫*数斤,五七年来,病右手足筋急拘挛,服本方加减遂安例。见《本草衍义》。
陈自明记二妇人患历节风痛,服本方皆愈例。见《妇人良方》
王执中记一太守,暑月中风及一老妇亦暑月中风,服本方皆愈例。见《资生经》
吕复治一帅府从事,患肠风泄利,用本方损麻*加术治愈例。见《九灵山房集》
江權治用某头风痛例。见《名医类案》
虞恒德治长嫂春初暴仆,身僵口噤,服本方倍麻*治愈例。见《医学正传》
夏禹铸治一童,十余日不知人事,发为柔痉,服本方治愈例。见《幼科铁镜》
郑重光治—武介,因嬉戏铜挖刺伤耳底流脓,头痛体僵,成破伤风,用本方重加桂附治愈例。见《素圃医案》
小续命汤与肢麻
在病房遇一80岁老年人患冠心病安过支架,由于腰椎问题引起右下肢麻木,又不能手术,怎么办?正巧遇见周绍华主任,就请教他如何治疗,试一试小续命汤吧!周主任很谦虚地说;按照他的指点加减化裁,服药一周,果然有效后又用治疗颈椎引起的上肢麻木获效
中医院综合内科钱红宇
狗脊杜仲牛膝制附子白芍甘草鸡血藤炙麻*等
后从医宗必读查到:小续命汤通治八风、五痹、痿厥等疾。也治伤寒,腰痛。
春夏加石膏知母*芩,秋冬加桂附芍药。
麻*去节人参去芦*芩去腐芍药炒甘草炙川芎杏仁去皮尖,炒防己官桂各一两防风一两五钱附子炮,去皮脐五钱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一盏服。
体会,一定要用附子,因为附子通行12经,善治痛麻。
古今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