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继承
自然资源成为药材的关键是临床实践,中国医药学在几千年形成过程中,不仅有医药文献传世,而且在经史子集、方志、游记中均有涉及,不同时代的医药学家,在整理前代经验时,常因一些药物不知为何物而列入“有名未用”类,对这些“历史资源”尚未组织系统的普查和考证,但仅据零星研究结果就足以证明向历史要药是一条重要途径。例如,从历代方书处方中查出天台乌药、梓州厚朴、川巴戟、龙脑薄荷、川牛膝、金毛狗脊等相对于本草记载来说是较早应用的新品种或道地药材;《史记》中关于龙骨和半夏丸、《后汉书》关于胡椒的记载均较医书、本草为早。又如首次初步普查有卷篇幅的《大清一统志》,发现有97种药不见于同时代的《本草纲目拾遗》及此前的医书、本草;从《清宫医案研究》中发现抚芎、云连、片姜*等新品种。
3.2普查
年12月28日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药材资源普查,到年底,全国大部分省、区、市的普查工作相继完成。全国药材资源普查办公室组织多学科专家汇总整理,系统分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结果,代表了十多年来药材资源研究的主流。
3.3种类
药用植物涉及科,属,种(含亚种、变种等种下等级);药用动物科,属,种;药用矿物80种,共计种,是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的基本来源。商品中药材种数仅余种,但产量、产值和常用程度则占举足轻重的位置。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西南和中南,约占全国种类的50%—60%,华东和西北地区居中,约占30%,东北和华北地区约占10%。
3.4数量
采用综合估算法,即把实际样方测查计数的理论数据与统计资料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来计算野生药材的蕴藏量。
种植物药材的总蕴藏最为万吨左右。其中40万吨以上的道地药材有甘草、麻*等4种;10万—40万吨的有苍术、*芩、苦参、赤芍等8种;5万—10万吨的有防风、升麻、*柏、桔梗、威灵仙等23种,1万—5万吨的有42种,1万吨以下的有种,此外栽培药材正常年产量35万吨左右。1万吨以上的有地*等7种;0.5吨以上、1万吨以下者有*芪、川芎等15种。29种动物药材中。鹿茸和珍珠为养殖,年产万吨,其余27种为野生,蕴藏量为23万吨。13种矿物药总蕴藏量亿吨,以滑石、石膏、朱砂、赭石、禹余粮、花蕊石等量较大。
以地区而论。*、黑龙江和内蒙古野生药材蕴藏量在万吨以上,居全国前三位;甘肃和四川栽培药材的产量最大,——年平均年产量分别为3万吨和1.5万吨。
3.5开发
资源的价值是通过开发利用来体现的。生物技术生产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今天,开发意味着高额的利润。
例如猪苓多糖是从药材猪苓中提取的,制成注射剂,用于抗癌辅助治疗和肝炎。杜仲,其树皮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补肝肾、强腰膝的记载。杜仲各部位化学成分类别基本相似,主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已证明为治疗高血压等症的有效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等级、不同贮存期样品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发现日本引种杜仲树皮的含量普通低于国内原产,然而国内所产树皮也有几乎不含此种成分的。杜仲树皮要生长15年以上才能剥取,一直是紧缺统管的药材,故对枝、叶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国内外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中医方剂学》
有一些读者,看了我的文字后,称呼我为“大师”。
我想说,我可不是什么大师。你切莫将“大师”的称号,放在我的头上。
因为据我体会,当下这个时代,“大师”似乎已经不是什么褒义词了。
我不过是一个中医学的入门汉,一个略略懂得几个道理的小学生。我不过是把我看到、想到的东西,表达出来,和读者们分享,试图营造一个学习中医、感受中医、相信中医的氛围。仅此而已。
今天,我想给你说说,中医如何用古老方剂,给我们的上肢关节补阳气,改善风湿关节痛的。
我给你说个案例吧。案例的主人公,叫做于己百。这位老先生,生于年,卒于年,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他是当年甘肃中医学院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对推动后来甘肃省的中医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有一次,于师接待一个患者,女性,年56岁。
这个人最近半年以来,上肢关节反复发作疼痛,最近这一个月加重了。
她这个疼啊,是上肢关节又凉又疼。尤其是左侧上肢,疼痛十分明显,而且双手感到麻木。天冷的是时候加重。这个人曾经做过多次诊断检查,没有明确结论。后来好歹给定一个“风湿性关节痛”,经治疗后收效甚微。
她决定转投中医。
来找于师的时候,双侧上肢关节发凉疼痛,遇寒加重,双手麻木。脉象沉细而弦,舌淡苔薄白。舌体比较正常。
于师想了想,给开了一张方子。这个方子,我个人认为,很典型,也很明了。这就是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止痛。
怎个好方?但见——
桂枝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制附片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芪20克,细辛10克。6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
需要说明的是,我为了还原于师的用药过程,将原方的本来面目抄录在上头。这里,严格一点说,制附片10克,超出了常规用量。细辛10克,更超出了常规用量。细辛一般主张用不过钱,即不超3克。于师的用法,自然有其道理,也是从患者的实际病情出发而设定。因此,这是值得商榷和注意的地方,一般人不要照搬,不要盲目学用。
但是,治疗的结果是喜人的。患者药用6剂之后,症状明显好转。接着再用18剂,诸证悉平。
这张医案,后来还被收录到《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这部临床专著中,供后人学习。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来翻一翻、看一看。
这里面什么道理呢?我简单跟你说一说。
其实,到了冬季,上肢关节冷痛、发麻,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上文医案里这个患者,从中医辨证角度来说,就属于“寒痹”。就是说,寒邪袭入筋骨,凝滞经脉,令气血不行,不通则痛。脉细,说明正虚。脉弦,说明有痛症。舌质淡,说明气血不丰。疼痛遇寒加重,说明病源于寒邪。
之所以这样,除了和自然环境相关外,还和患者自己素体阳虚、正气不足有关系。
怎么解决呢?就是温经散寒、祛风通络,还上肢以阳气。
其实于师用的配伍,非常简单,就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述的桂枝附子汤配伍加减。桂枝附子汤的组成,其实就是桂枝、附子、生姜、大枣、甘草。其中,附子和桂枝温阳通经,生姜和大枣化生营卫气血。在这个基础上,于师以羌活、独活、细辛祛风湿、散寒止痛,再用*芪补气扶正,鼓舞身体驱赶外邪,并提振体表卫气,白芍可以柔筋止痛。这就是基本意图。
其实,这个医案和配伍,都非常好理解,简单明了。它揭示给我们的,是中医应对上肢寒痹的一般思路。
什么思路啊?就是温阳扶正为本,祛风散寒为标。这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咱们的上肢,远离脏腑,所以容易形成阳气本虚、外感寒邪的局面。所以,解决上肢的问题,就需要扶正和驱邪相结合的办法。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参考借鉴。
我深知,入冬以后,很多上了岁数的人,上肢可能会出现冷痛、酸麻的感觉。有一些老的风湿骨病,这时候得重新冒头了。我上头讲这个配伍,有借鉴意义,但是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一个人。尤其是用量方面,常常需要调整。因此,希望非专业读者一定要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这里头的诊断标准和细节,我在上文中都讲述了。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希望我的读者们,每个人都能上肢阳气满满,远离酸麻、冷痛。
全文完。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END
提示:文章内容若涉及配方或疗法,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勿随意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医药书籍免费领?
你没有听错
真的免费领!
具体如下
想领哪本你就点哪本
点个在看,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