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一定是类风湿吗
TUhjnbcbe - 2021/7/11 6:26:00

类风湿因子(RF)检查是风湿免疫科常见的一个检查项目,大部分怀疑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临床医生都会给他们开这样的检查项目,很多健康体检中也都会有这个检查项目。

目的就是为风湿病的诊断提供实验室证据。

然而普通患者检测血液时发现类风湿因子为阳性,经常第一句话就问“我的类风湿因子是阳性或类风湿因子比正常值要高,我是不是就是风湿病,是不是就是类风湿?”

01

什么叫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其实也是抗体,是针对已经变性的IgG抗体Fc片段上抗原成分产生的自身抗体。

我们可以将类风湿因子理解为针对体内抗体的抗体。

类风湿因子包括IgM、IgA、IgG、IgD、IgE五型,这些抗体与IgG的Fc段结合,介导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如调节体内免疫反应;激活补体,加快清除微生物感染;清除免疫复合物使机体免受循环复合物的损伤;参与骨质破坏等。

02

类风湿因子与类风湿的关系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类风湿因子主要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RF)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指标之一。

只有70%的类风湿关节炎RF阳性,其他疾病及部分健康人RF也可阳性。

在正常人中也有5%的阳性率,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其阳性率也增高。

03

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诊断类风湿吗?

类风湿因子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准,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需要凭借国际诊断标准来确定,而RF只是其中一项,因此不能单凭类风湿因子阳性就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

如其他风湿病:包括干燥综合征(约50%),系统性红斑狼疮(约30%),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感染性疾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麻风、血吸虫病;

非感染性的疾病: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正常人也有约5%类风湿因子阳性,老年人的阳性率更高,可达10%左右。

04

类风湿因子的临床意义

类风湿因子的存在、滴度和同种型等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阴性或阳性

与血清阴性(RF阴性)患者相比,血清阳性RA患者(RF阳性)的关节炎症侵袭性更强,更容易出现糜烂性关节炎以及关节外表现,例如类风湿结节和血管炎。

2

---滴度

滴度高,诊断为RA的可能性更大,预后也可能较差。

3

---出现时间

RA患者出现RF的时间不同。一些患者在出现症状性疾病之前就已经可检测到RF。更早出现RF与更严重的疾病相关。

然而,RF阳性的无症状患者多数不会进展为RA。还有一部分患者在出现症状后才出现RF。导致这种变异的机制尚不清楚。

4

---诊断

据报告,RA患者中检测RF的灵敏度为60%-90%,特异性为85%。但根据选择的患者和对照人群的不同,灵敏度的范围为可从26%至90%。为提高RA分类标准的特异性,引入了ACPA检测。

ACR/EULAR的RA诊断标准包括了RF和ACPA。研究表明,ACPA和RF的敏感性相似,但ACPA阳性的特异性更高。

对于诊断早期RA,ACPA的特异性高于RF,因此除临床体征和症状外,结合ACPA和RF双阳性,可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并有助于诊断。

5

---评估预后和治疗应答

RF在评估RA预后和治疗应答方面的临床价值有限。目前不推荐仅通过检测RF水平来监测RA的疾病活动。但在预测某些治疗药物的治疗应答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有研究显示治疗前水平较高的RF与TNF-α抑制剂的临床应答较差相关,RF阳性RA患者对利妥昔单抗的应答优于RF阴性患者。

因此,不能简单地依据类风湿因子阳性就确诊患者为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并不是类风湿的特异性指标,只能作为参考的数据之一。

医生还会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其它相关的辅助检验检查结果,才能给出“我到底是不是风湿病”的答案。

THEEND

健康国人丰盛百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一定是类风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