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风湿年会圆满闭幕重要学术观点一览
TUhjnbcbe - 2021/7/5 6:19:00

5月23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已进行到第3日,现场学术内容依旧精彩纷呈。在学术专题分享之余,风湿年会于23日下午18时举行隆重的闭幕式,就此次年会中的热点话题、取得的阶段性成绩进行总结概括,也为本次年会的顺利召开画上圆满的句号!

精彩拾遗

狼疮肾炎/间质性肺病专场

医院肾内科赵明辉教授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狼疮性肾炎(LN)血管病变的重要表型。医院肾内科赵明辉教授从LN-TMA的病理机制、诊断流程、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尤其是治疗和预后方面,赵教授结合KDIGO指南对TTP、ADAMTS-13及aHUS的相关治疗策略作探索,并在最后作出总结:合并LN-TMA的狼疮性肾炎预后差,导致LN-TMA的病生理机制并不一致,因此也提示我们需根据病生理机制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医院肾内科李雪梅教授

医院肾内科李雪梅教授以LN的诊断与分型、诱导维持治疗、难治性LN的治疗以及并发症的管理为汇报要点,提示蛋白尿和病理是LN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要重视病理诊断,并细致区分LN的病理特征,而蛋白尿应达到持续的完全缓解状态;目前,常规免疫抑制剂虽然是LN的治疗主体,但在临床实践中,在参考指南的基础上,还是要根据患者病情作个体化治疗;除此之外,感染、高血压、代谢异常等LN的并发症的管理也很重要。最后,李雪梅教授强调免疫抑制剂的减停应当以治疗反应为标准,而非治疗时间。

医院杨念生教授

结缔组织病(CTD)肾损害呈多样,其中以LN最具代表性。医院杨念生教授以常见结缔组织病肾脏损害的异同和应对为主题,从肾脏的结构入手,细致讲解肾小球、肾小管、肾血管损害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提出CTD主要损害肾小球,但也会累及小管间质或血管,甚至是输尿管和膀胱;但同时,某些CTD又具有较特异性的损害,例如干燥综合征(SS)、冷球蛋白血症及过敏性紫癜(HSP)等疾病;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杨念生教授强调应留意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肌酐、血压等指标水平,在治疗时不仅要考虑患者的原发病,还应结合RTA、CNI、RTX等作针对性治疗。

西安医院何岚教授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我国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近50%的SLE患者并发LN。西安医院何岚教授围绕LN的维持治疗及管理这一主题,在回顾SLE治疗目标及发展的同时,结合EULAR指南及中国SLE诊疗指南中涉及LN的推荐,提出HCQ是治疗SLE/LN的基础用药,如无禁忌LN的治疗全程使用HCQ,可保护肾脏、降低ESRD风险及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实现达标治疗;同时,何岚教授强调MMF/AZA是循证最多的LN有效维持治疗的药物,靶向新治疗还需进一步探索。

医院郝燕捷教授

医院郝燕捷教授分享了达标治疗策略下激素减停对于SLE疾病复发影响的前瞻性研究。达标是指低疾病活动度或缓解,郝燕捷教授针对研究背景、研究设计、研究结果及本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目的展开叙述。研究结果提示:在SLE治疗过程中,“达标治疗”对于预防狼疮患者疾病的复发具有重要作用;由于SLE起病年龄小,基线C3水平低是复发的危险因素,而达标是预防复发的保护因素;在达标患者中,与小剂量激素维持比,停用激素显著增加复发几率。以上结果还需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医院张晓教授

医院张晓教授就间质性肺病(ILD)的最新动态进行学术报告。临床中,多种ILD都可发展为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PF-ILD),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PF-ILD中最典型的,危害最为严重。对于PF-ILD的早期诊断,张晓教授强调ILD一旦确诊,应立即检测患者ILD的进展,包括肺功能测试、HRCT、ILD相关临床指标以及体征等重要指标;而对于PF-ILD的治疗,除激素、免疫抑制剂与生物制剂外,张晓教授提示患者一旦确诊为PF-ILD时,就应开始使用抗纤维化治疗,抗纤维化治疗的应用,对于减缓患者疾病进展、延长生存率、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黎艳红博士后

医院黎艳红博士后主要就所在实验室间充质干细胞(MSC)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报。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所得数据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微泡(MSC-MVs)及MSC均可改善不同器官的纤维化程度,具体结果如下:MSC可改善硬皮病患者纤维化及皮肤溃疡;不同来源MSC均可通过调控局部炎症细胞改善皮肤纤维化;MSC-MVs与MSC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可改善皮肤纤维化;MSC-MVs可通过在疾病早期降低炎症细胞浸润改善肺部病理;MSC-MVs通过抑制Smad2/3磷酸化减少胶原形成。

医院吴琦(在读研究生)

血脂异常不止影响心血管系统,同时也对身体其他部位造成损害。医院吴琦就血脂异常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RA-ILD)的影响作汇报,详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研究结论,着重对研究结论做总结讨论,强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RA-IL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RA-ILD的保护因素;HDL-C水平与RA患者病情活动呈负相关;HDL-C水平降低的RA患者出现ILD的时间短于HDL-C正常者;HDL-C水平降低的RA-ILD患者更容易出现UIP;LDL-C水平升高及HDL-C水平降低的RA-ILD患者均易出现FVC下降,HDL-C水平降低的RA-ILD还易出现DLCO下降。

医院左晓霞教授

中国硬皮病(SSc)患者发生ILD的比例高达85%,而肺纤维化是目前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医院左晓霞教授从SSc-ILD的发病机制的独特性、病程特征、靶向纤维化治疗三个方向对SSc-IL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进行细致讲解。左晓霞教授指出成纤维细胞的过度激活和增殖引发肺纤维化是发生SSc-ILD的关键过程,并在疾病早期与炎症反应相互作用,支持以成纤维细胞作为治疗靶点,同时SSc-ILD早期死亡风险高和病程异质性的特征支持患者应尽早开启治疗。

其他专场

细胞因子专场中医院王迁教授就细胞因子与炎症风暴进行详细阐述,提示靶向细胞因子治疗可能是治疗炎症风暴的方向;医院赵岩教授、医院田新平教授及浙江大医院林进教授分别就TNFα抑制剂的疗效及安全性做相关报告,赵岩教授主要从独特的分子结构进行解读,田新平教授从临床角度作进一步验证,林进教授强调融合蛋白的双靶点特性及在炎性关节病中的治疗优势;医院薛愉教授就IL-6家族在硬皮病纤维化中机制研究进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上海交通大医院沈南教授、医院孙鹿希教授分别就干扰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难治性白塞病的治疗进行解析。

T细胞专场中,医院张文教授、中国科学医院厉小梅教授及医院石桂秀教授就IgG4相关疾病的B细胞免疫、SS的B细胞免疫及靶向治疗及SS的发病机制进行汇报,三位教授均对靶向治疗的弊端与挑战作深入剖析;自身抗体检测已进入新时代,临床实践与研究也提出需要更精准、更快速的检测方法,医院胡朝*教授对目前自身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单标记物的实时定量检测方法及多标记物的实时定量检测方法进行总结陈述;上海交通大医院杨程德教授围绕抗磷脂抗体的诊断价值、APS的治疗和患者管理进行专题报告。

风湿疾病的危重症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危重症专场中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陈荣昌教授从呼吸科的角度阐释风湿疾病累及呼吸系统的危重症,提示早期识别结缔组织疾病、肺部累及极其重要,特别强调识别快速进展型的结缔组织疾病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医院叶霜教授从MDA5累及肌肉、皮肤及肺间质三个维度进行患者分群,并结合文献与临床,对这三种相对疾病谱的治疗提供自己的建议;医院王磊医生就CROSS-CAR决策树模型进行解析,该模型可以将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快速进展型肺间质患者以低风险、中风险及高风险作分组,结果提示不同风险、不同积分的患者的预后也是不同的。

闭幕式

学术专题结束后,也预示着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即将落幕。22日下午18时,闭幕式在医院张文教授的主持下隆重举行:

◎赵久良教授对年2月发布的“中华风湿免疫图库”中精彩风湿图片进行展播,并对11位入选经典风湿图谱的风湿同仁提出嘉奖,同时也对图库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健康跑是每年风湿年会的经典项目,虽然本次以线上跑的形式举行,但各位风湿同道的参与热情仍然不减往年,来自27个省市、名同仁报名比赛,名完赛者共计完成.8公里的赛程;

◎医院张卓莉教授对本次年会作了总结:在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本次年会遵循国家卫生医疗工作的大*方针,着眼于提高医疗质量,重视临床诊疗效率,以靶向治疗、危重症的早期预警及罕见病为会议热点,荟聚国内专家智慧,整合国内医疗资源,探索诊疗新应用、新技术,促进各位风湿同仁间的交流。本次年会的与会人员达以上,发言次数为场,专题讲座为45场,同时收到投稿篇。希望各位风湿同道继续砥砺前行,共同推动中国风湿病学的发展;

◎医院赵岩教授作闭幕致辞。赵岩教授表示,本届年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组委会及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努力和大力支持,同时充分体现了国家抗疫、防疫工作的自信。

结语

为期两日多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在各位与会者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我们在此次年会中不断收获,不断成长,带着新知与责任再次踏上医学征途,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希望,是动力,敦促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壮大!期望我们在来年风湿年会中再相逢!

稿件中所有照片来自“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会议照片直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湿年会圆满闭幕重要学术观点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