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致残、致畸的重要因素,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与疾病时间和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累及全身关节为主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对称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炎症、淋巴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并增生、关节软骨与骨的侵蚀等,最终导致骨破坏。
骨破坏是造成类风湿患者关节畸形、功能丧失、关节破坏和全身性骨丢失等诸多临床问题的核心因素,也是使人丧失劳动能力和致残的“元凶”之一。
类风湿骨质破坏的机制
免疫细胞和骨细胞共同起源于骨髓,从起始、成熟到活化存在着相互影响。免疫失调可导致骨代谢异常,骨免疫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等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多种细胞参与骨破坏,其中破骨细胞是关节破坏的最主要细胞。而破骨细胞起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类风湿炎症因子可直接促进破骨细胞分化。
类风湿与骨破坏的关系
1、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程度和破骨细胞活性是骨质破坏的独立影响因子;
2、低疾病活动度状态下骨侵蚀进展仍然明显;
3、骨破坏进展与功能状态下降明显相关;
4、中高活动度导致明显的功能损伤。
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与疾病时间和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类风湿带来的骨破坏
类风湿关节炎患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于常人73%,骨密度减少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占89.1%。不治疗的情况下,75%的类风湿患者在发病2年内即可出现骨破坏。
类风湿患者出现骨质疏松,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会将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归咎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直到因骨质疏松出现股骨、胸椎、腰椎等骨折,才发现已经错过最佳的预防和治疗时机。
致残是类风湿关节炎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之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在未得到合适治疗时,病程超过5年,致残率即可超过40%,随着疾病的病程越长,致残率越高。
类风湿如何避开骨质疏松
1、类风湿关节炎要预防骨质疏松就要控制好病情,病情活动程度越重、活动时间越长,出现骨质疏松的概率就越大;
2、类风湿关节炎在病情控制后,保持适度的活动,以便让病情得到尽快恢复;
3、日常注意补充适当的钙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适当运动等,一味静养只会增大骨质疏松几率;
4、定期检测自己的骨密度,在诊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同时,做好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骨密度减低,及早开始抗骨质疏松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关节受损,防止关节出现永久性的变形致残,这样能避免或延缓骨质疏松对骨关节破坏导致的僵硬、黏连和变形。
来源:医院预约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