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4月4日16时27分,正式进入清明
清明,除了与祭祀有关,还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清明来了就意味着春季接近尾声,夏季即将来临,换季时养生尤为重要。
下面,灵机文化就来讲讲清明时节应该如何养生。
一、外出注意防风祛湿
清明时节人们通常都到郊外扫墓和踏青,清明降雨频繁,人体很容易受到风邪、湿邪入侵。
风邪会引发感冒、鼻炎、皮肤过敏等问题;湿邪会使人体疲倦乏力,引发风湿、肩周炎等疾病。
所以,衣着上应适当增减,防风防寒,避免大汗;多吃些薏米、红豆、荠菜、芹菜等利水渗湿的食物。
二、悲伤莫要过度
清明节扫墓,当看到亲人的墓碑,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此时此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不过,悲伤过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控制情绪,以防旧病复发。
另外,春季又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诱发精神疾病。因此,应当尽快减轻和消除异常情绪反应,保持情绪稳定。可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运动,转移思维,保持舒畅的心情。
三、清明过后早起床
清明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好时机,也是人之阳气生发的难得时段。为了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
中医里,7时至9时是辰时,属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
因此,要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
四、发物不可多吃
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如鸡、笋、芋头、鹅、羊肉、狗肉等,可多吃山药、西红柿、土豆、苋菜等食物。
五、时令菜谱
在饮食上,此时要注重“应令尝新”——即吃些应时应景、新鲜而有季节特色的食物。
来源:灵机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