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大叔,今年六十三岁,全身多关节游走性肿痛不适三年多,误以为是老化所引起的退化性关节炎,不以为意,直到疼痛难耐到连打理自己的日常起居都成问题后,才到院进行检查。最后诊断发现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且因延误就医,关节长期发炎造成严重破坏,经系统的个体化组合方案治疗后,才将疾病控制下来。
类风湿未积极就诊,2年关节恐变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体免疫细胞攻击身体组织导致发炎的慢性疾病,特征之一是晨僵:
轻度
多为1—3个指关节与腕、趾关节同时发生,起床或睡醒经活动数分钟、数十分钟至1个小时后,关节僵硬感缓解或消失。
中度
多为四个以上小关节或1—2个大关节同时受累,起床或睡醒经活动1-6小时后,关节僵硬感才缓解或消失。
重度
为七个以上或全身多关节同时受累,起床或睡醒后虽经活动而僵硬感无明显缓解,常持续6—12小时以上或全天,必须服药才能缓解或减轻。
相反,一般常见的退化性关节炎,关节的疼痛与晨僵,多半在5到10分钟之内就会改善,但是关节会随着身体开始活动而疼痛加剧。
类风湿性关节炎所造成的关节破坏是不可逆的,尤其是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关节的破坏进展快,在两年内可能就会造成关节完全破坏和变形,所以预后常较差,因此患者应信赖专科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千万不要延误就医,或自觉不痛之后就自行中断治疗。
类风湿高危患者早期诊断指导
使用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新的分类标准作诊断,可能早期筛选出高风险的类风湿患者:如果临床上患者的慢性病程已经达到六周以上,同时关节肿胀数目也很多,如此再配合实验室抽血检查发炎指标,包括红血球沉降速率(ESR)或C反应蛋白(CRP),以及是否有自体抗体如类风湿性因子(RF)或抗环瓜氨酸蛋白质抗体(ACPA)等的产生。所以根据以上诊断标准,大多可让患者在疾病早期,获得诊断,进而得到治疗。
若类风湿患者能在患病初期接受科学的规范化治疗,控制关节破坏进展,多数患者在治疗2至6个月就会见效。有些病人的疾病进展会比较严重,所以专科医生除了类风湿因子外,也会检查关节病灶变化,作为关节炎预后评估的指标。
医患合作、科学治疗长期控制病情
类风湿病程较长,治疗是一个系统综合化的过程,因此单靠医生的努力仍然是不够的,患者也需要遵照医嘱、配合医生的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切不可擅自减药、停药,若疗效不佳,应和主治医生及时沟通,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呼吁,理想的治疗中,医生都会让患者参与讨论共同决定治疗策略,因此患者一定要信赖并确实配合专科医生的治疗,以保证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