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62岁男性风湿性心脏病多年了,5年前再次出现胸闷憋喘,来到我门诊就诊,经过中西医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了,胸闷憋喘明显减轻,乏力和之前相比也明显改善了,在医院5天,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在患者已经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药物治疗就可以了。
男,62岁
风湿性心脏病
年02月
山医院(三甲)
中西医综合治疗:西医治疗:静滴环磷酰胺葡胺、极化液,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口服硝苯地平、呋塞米、华法林;中药方剂:保元汤、桃红四物汤
住院7天
患者活动后胸闷憋喘明显减轻,乏力较之前缓解。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名62岁的老年男性,36年前因为一次腹泻突然出现心慌憋闷,到外院就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住院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后来一直没有再住过院。老人5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而且感觉半个月以来憋喘越来越严重,两条腿也没有力气,心情也比较烦躁。患者来到我的门诊就诊,我为患者进行了心脏彩超检查,提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中度)、肺动脉高压(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左房附壁血栓。我结合老人的症状,初步诊断为风湿性心瓣膜病,建议进一步系统治疗。患者为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入住了我们病区。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我们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病史,发现患者除了患有30多年的风湿性心脏病,3年前又查出了高血压,平时血压控制还可以。我们接着为患者做了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四项、D-二聚体、BNP等相关检查,发现患者的D-二聚体升高,提示患者是一个高凝状态,BNP升高,提示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
血常规
治疗上我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式,在西医治疗方面,我们为患者静滴极化液、环磷酰胺葡胺来营养心肌、改善心肌细胞代谢,让患者口服硝苯地平、呋塞米降压,又因患者有附壁血栓形成且体内为高凝状态,我们采取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来联合抗凝。中医方面,本病归属于中医的“胸痹”,我通过辩证分析,认为这位患者脾肾亏虚,水湿不化,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脉瘀阻,为气虚血瘀证。治疗上以益气活血为原则,选用方剂保元汤和桃红四物汤(党参、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生地、桂枝、甘草),其中保元汤益气温阳,临床常用于治疗元气不足的虚损症状,桃红四物汤活血为主兼以养血,主要用于治疗血瘀兼有血虚的症状。
入院第2天,患者的憋喘症状有所减轻,但是仍感觉两腿没有力气,继续巩固治疗5天,患者的憋喘基本消失,乏力也比之前减轻,可以回家继续服药治疗,遂出院。
三、治疗效果
患者入院时活动后憋喘明显,双腿无力。心脏彩超提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重度狭窄、轻度肺动脉高压、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房附壁血栓。入院后针对患者的病情,采用了降压、抗凝、营养心肌一系列西医治疗,同时加用中药方剂来益气活血,患者的憋喘基本消失,双腿无力也较之前明显缓解,现在已经顺利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药物就可以了。
四、注意事项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个慢性病,不能完全治愈,但是广大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不必恐慌,我们可以通过恰当及时的治疗来缓解症状,还可以通过瓣膜成形或瓣膜置换来修复病变的瓣膜,把对心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避免在低温或者高温天气外出,避免过饱过饥。另外还要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素饮食;保持平稳、乐观的情绪和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者缓泻剂。
五、个人感悟
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反复和重度发作,影响到心脏瓣膜的一类心脏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发生以后,瓣膜就会出现交接的粘连、瓣膜的增厚、腱索的挛缩或增粗,从而严重影响心脏瓣膜的开放和关闭,使心功能受累,甚至导致心力衰竭。这位患者风湿性心脏病已有30多年,除了心脏瓣膜病变,还有附壁血栓形成,所以治疗上除了改善心功能还要积极抗凝。同时发挥中医特色,辨证施治,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综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