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位抑郁症妈妈,只靠这三点让自己自愈
TUhjnbcbe - 2023/7/3 20:48:00
白癜风的危害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0829/4459115.html

年1月1日,鼠年!儿子的本命年,12岁!先生对我说:“你觉得年,我能打多少分?”我说“10分以上就是中度了,你还好,给0分吧!”他笑笑摸摸我的头,“你真的不适合生病,不要再生病了好吗?”

抑郁症如雪花,来的时候悄无声息,堆积后就如冰窖

有一天,我在家里电脑里找到先生下载的这部《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电影播放了不到30分钟,我很好奇,从片名上我看不出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我从头开始看这部电影,前半个小时我觉得就是生活琐碎的肥皂篇,直到金智英总是上身到其他人的角色时,为其他人发声,我以为是韩国最新的恐怖片,刺激……结束的时候,我知道没有得过金智英病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她角色的变化是为什么?网络上一片看哭的女性,可能是生活不同压力、情感的宣泄,只有和她一样的人,才知道,“生病,不是吃吃药就可以好的!”我明白先生为什么没有给我看这部影片,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完,或许他也在寻求这类“生病人”的出口、亦或许,他也需要释放和“生病人”一起生活带来的压抑感……

这部电影简短的概述;金智英,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老公转,过节回婆婆家,一顿不得休的劳累后还是不被尊重,但是婆婆的女儿回家了,尽情的享受着妈妈的爱,而金智英,另一位妈妈的女儿却要伺候全家,她突然角色转变了,变成了自己的妈妈,痛斥了婆婆一家一顿,(我看着特过瘾,以为是*片)丈夫拉着媳妇回家,后来上身次数越来越多,最后,女婿站在店门口让金智英的妈妈回去看看金智英,看到妈妈对金智英说的那段话,以及智英变成妈妈的“妈妈”时说的话,我才明白,这不是*片,是金智英变成所有“妈妈”的角色演绎了一番,我哭了!医生判决都没让我哭,她的“入位”让我泣不如声。

妈妈担心金智英女儿变成姥姥,来安慰“女儿”

起初金智英自己不知道自己生病,发病的时候只是借助场景的转换和小时候看到的不公平,转换到需要安慰的人的角色里,最终意识到自己生病了,在婆家的不理解、自己家里的重男轻女,要放弃自己最想要的工作而去接受治疗,她做到了,因为自己是一位妈妈、一位妻子、一位女儿!

我,在一次情绪的彻底崩溃下,在家里用刀把自己割伤了。

确诊时,妈妈对我说了一句一模一样的“台词”;“好好吃饭,身体是你的一切的本钱!”

年2月19日,元宵节,”医生给我的礼物是“中度抑郁症”宣判时候,我没哭!我在想病情的问答都靠一个机器的判断,医生看到判断后给予这个结果会准确吗?再说又不是身体器官出问题,我是这么一个爱笑的,只是偶尔情绪不好、发脾气、然后会想到死亡,这不很正常,我身边压力大的人不都有这样的?

而又一次上午微笑面对世界,晚上的情绪崩溃再一次伤害到自己时,我知道自己生病了,微笑和绝望就像一个正负极的关系,平衡在我的认知世界里,也如雪花一样,悄无声息地来,堆积久了也如冰窖。

医生开的药

确诊后不害怕!你是主角,你要开始分解你的角本,去读懂它

我们首先要明白,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容易被忽视的精神疾病,它已成为全球人“精神残疾”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中青年群体。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公布,全球约有3亿人遭受抑郁症的困扰,每年约有80万人因抑郁而自杀身亡(WHO,)。抑郁症大大增加了全球疾病的总体负担,它给病患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年将超过心血管疾病跃升为对人类负担最重的世界第二大疾病。

配合专业医生的治疗了解自己的病情

我一直因为情绪不能控制;婚姻关系的处理、创业初期的压力、我都会因为一个触点,而导致情绪的失控,那个时候就是哭,特别爱哭,特爱吵架,但是上班也好,对待陌生人也好,都一直微笑地去面对,只是对最亲的人就会一点就爆,直医院想去看看内科,结果给我了一个中度抑郁症的诊断,我觉得好笑,机器答题,医生问两声就可以诊断了。我觉得是忽悠我。开的药我根本没吃。

一个月后,我在家里因为很简单的一个事情,导致情绪爆发,然后引燃,后果,我动刀了,把自己手指割得血肉模糊,先生把妈妈叫来的那天晚上,妈妈对我说“怎么了啊?你怎么照顾她的啊?你好好吃饭,身体是你的一切的本钱,你有什么妈妈帮你,不怕!”那一刻我发现自己“生病了”,我需要妈妈!我需要吃药!

不要有“病耻感”和“不信任感”,每个人都会生病,感冒症状都会有反复,抑郁症不仅仅是暂时的情绪低落、悲伤等情绪,相反抑郁症则是一种涉及基因、神经系统和认知等多层面因素的精神疾病。抑郁障碍是一种心境障碍,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快感缺失、内疚感和疲惫感强、自我价值感低,并伴随着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研究发现,抑郁群体通常表现出负性认知偏向和情绪调节不良的现象,并在趋近性动机行为和奖赏学习等过程上也存在一定的损伤。值得注意的是,抑郁障碍存在很高的异质性。抑郁症可分为多种亚型,而且共病性强,几乎2/3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共患焦虑障碍,另外,不同患者的抑郁发作时长和次数也不相同,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率在60%-70%;而首次发作者会50%再发;第二次70%会再发;第三次90%会再发。所以,当自己意识自己“不对”的时候,要重视首次诊断及治疗,这个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生后的第二天,先生和父母知道了我去过协和看过的诊断,他们没有想到我会是一位中度抑郁症患者,妈妈说你再陪我一起去中医药拿风湿的药,我们出去逛逛街,散散心,其实是妈妈给我挂了一个中医内分泌的专家科,(父辈没有心理医生、抑郁症的概念),中医生诊断,属于躁郁症,我在外面听到妈妈问医生,“她是不是疯了,为什么会自己伤害自己”,专家说;“放心,从中医来说是她肝火太旺,湿气太重,调理调理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你们多陪陪她,让她多说说话!”我在门外听到这些,我知道我需要专业医生,我需要亲人的陪伴!

为什么在看了《82年生的金智英》她的入位我会哭,是因为自己无法排解的压力,变成情绪发泄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电影让众多的女性感同身受!

承认自己生病,积极找到自己目前最想做的事情,哪怕做一顿晚餐

我们这类人很怕大家议论,因为很多人觉得就是和精神病人一样,和这类人在一起就是痛苦的,一旦想到这些就开始封闭自己,千万不要!

所以,我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病人”会怀揣着痛苦,因为社会上还是很多人不理解,但还是要相信自己身边的亲人。

抑郁症患者,都有一个爆发后的急性期三个月左右,这是很难受阶段,是自己的认知受限,从而无限地放大灾难和坏处,恐惧和压抑的体验感也就深深的包围着自己。

我和自己的闺蜜说了,告诉她们,我情绪不稳定的原因,如果复发她们要采取的措施,我妈妈和亲朋好友说了(她是太压抑了不知道怎么办?),老公很自责的和他的兄弟伙伴说了,大家一致认为我会没事只是太焦虑,社会上很多人,包括她们自己都有这样的状态!还都是心灵鸡汤!

但是还是需要在自己有原动力的情况下,看见不同的自己!我们是主角,一定要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下一步的动作是什么?哪怕做一顿晚餐、写字、养宠物、养花……

以上我都做了,从一件简单的事情做起,老公、父母、朋友、都给与我简单的支持,老公买很多批发市场的花,回来需要自己摘叶子、剪枝、从不会到爱上,到我自己买了多肉打理,孩子说妈妈我想吃芝士红薯,我去问我妈妈怎么做,到出炉后孩子说好吃,他们没有一个人把我当成一个病人,给我指派很多事情,所以和自己的亲人一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自己重新开始。

阿尔伯特埃利斯三点让我恢复如初

从医生诊断我“生病”开始,一年多,我努力的配合治疗恢复,我的先生,排除万难,抑郁症患者的家属,需要更多的理解和行动。

从先生电脑里看到这部《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我就知道,他也在寻找不同的释压方式,去理解我的状态,虽然我不知道能不能恢复到之前的样子,但从年3月开始,我从小事做事,让自己有存在感,从7月开始,我大量的读书,去多方面的了解自己的情况,心理书籍、正能量的书、包括佛学!正如目前不知名的肺炎,最后诊断为新型的冠状病*,你看短短时间,各位医学领域中的人快速的找到了病源,更何况我的“生病”是不是也一样,我去看不同抑郁症病的电影、去了解我发病的原因和解决方式,最后阿尔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绪》这本书给了我指路明灯。

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会生病?是因为我怕创业失败?孩子教育失败?婚姻失败?所以我要表现的完美?

阿尔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绪》只告诉我们做到三点:第一,无条件的自我接纳;第二,无条件的接纳他人;第三,无条件的接纳生活。只需将注意力集中于生活中积极的方面,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再伤害你,你距离幸福快乐的至高境界就不远了。

无条件的自我接纳用自己的生活的主要生活目标以及是否能助你达成目标来评价、判断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为。

也就是说,如果达成目标,它就是“好的”或“有用的”;反之,你则认为它是“不够好的”或“没用的”

重要的一点,无论你表现的怎样,不管别人是否认同,你自己需要接纳并尊重自我,自己的人生和价值。

无条件的接纳他人用社会公认的标准评价他人的信念、情感和行为是“好”或“坏”不要评价他本身,每个人都与自己一样,有尊严,对所有人抱有怜悯之心。

无条件的接纳生活社会群体的标准评价生活和社会的“好”与“坏”但不是去改变你不喜欢的生活、接受不能改变的,并学会区别两者的智慧。

这是心理学的疗法,虽然无法摆脱现实的磨难,也许洪水、地震、疾病,但你遵从这三大哲学观,那想法-情感-行为问题可以减少很多,随之减少这些问题带来的困扰。

也许我有50%的几率复发,但我现在接纳我生病的现状,去努力恢复!

相信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我是众生如莲--

每个人生来如莲花一般纯净,作为母亲,更希望在育儿育程上边玩边学,在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的旅途上,收获到不一样的快乐!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抑郁症妈妈,只靠这三点让自己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