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业余时间在ABC(一家公益咨询机构)做志愿者咨询师,帮助某共享出行公司做公益平台定位与产品落地的事情,其中涉及到了互联网产品用户体系的设计。而工作中,也曾经做过电商的积分体系、现在也在做社区KOL的成长激励体系,于是决定跟大家聊一聊,我比较认可的互联网产品中用户激励体系设计方法论。
我眼中的用户激励体系
在互联网产品完整的生命周期中,通过引入一定的体系,让产品与用户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创建良好的产品闭环形态。说点人话就是,让用户按照你的设想去用你的产品,这是我自己的定义,欢迎拍砖。
我来讲一个有点方法论的方法论了-咋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上瘾
Toc的产品经理有必要对Hooked上瘾模型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个模型完美诠释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方法,抖音、王者荣耀等爆款产品的成功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解读。
Hooked模型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触发(Trigger)、行动(Action)、多变的奖励(VariableAward)、投入(Investment)
1、触发(Trigger)阶段
1)外部触发大概可以分为四类:
人际型触发:口碑传播,社交媒体的关系网带来的病*式触发,如拼多多好友分享拼单
自住型触发:用户授权推送、通知、提醒等方式来实现,比如App的push、button、网站站内信通知、短信通知等来影响用户
付费型触发:比如线上线下媒体软文广告,来提高吸引用户的概率
回馈型触发:有益的可感知的实质性刺激来满足用户的触发方式,比如淘宝双11的购物红包,滴滴的优惠券等
2)内部触发主要指的是情绪,比如无聊、恐惧、孤独等。当用户发现这个产品有助于缓解自己的烦恼时,会渐渐地与之建立稳固的联系,就会转向这个产品来寻求安慰。内部触发造就的情感纽带,可以让新用户成为你的铁杆粉丝。常见的case有:
来到一个陌生城市,想去吃当地的正宗特色小吃,于是我打开大众点评去检索相关信息
看到别人拍了特别炸的照片,我是不是应该也去拍一张秀一下,于是我打开Instagram,尝试去操作
2、行动阶段(Action)
触发后,接下来便是触发用户的行动,例如知乎KOL在社区发表高质量观点、夜黑风高晚上单身狗寂寞空虚,打开陌陌看附近的人,这些都是行动。
斯坦福大学教授B.JFogg有一个特别有名的行为模型B=MAT,即Behavior=Motivation*Ability*Trigger。让用户完成设定期望动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充分的动机;完成这一行为的能力;促使人们付诸行动的触发。
「动机(Motivation)动机在哪里?」
你每做的一件事情,背后都有某种动机来驱动,用户最本质的动机基本可以概括为三种: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追求希望,逃避恐惧;追求认同,逃避排斥。让大家沉迷不能自拨的游戏,对人的动机、情感等运用得非常好,下面的图是游戏化设计框架Octalysis:CompleteGamificationFramework的全景图,可以抽象的描述促进行为的8个核心驱动力。
驱动力1:EpicMeaningCalling(史诗意义使命感):做具有使命感的事情
支付宝蚂蚁森林,用户通过线上线下消费获得虚拟能量,能量积累可以在沙漠种树,保护环境
知乎某个领域的大V科普专业的领域知识,帮助其他人更好的生活、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驱动力2:Development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