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YOU成都每年都尝试用一个关键词、一系列探访与推荐、一个年度榜单、一张地图、一本杂志去描述过去一整年成都咖啡变化的轨迹与形态。
就在去年,我们发现这种探寻,似乎越来越难把握。疫情之后咖啡店开业大爆发,让编辑部着着实实触摸到咖啡店体量的庞大:探店尝鲜的步伐,追不上咖啡店开店的速度。
到了今年,我们强烈感受到,除开咖啡馆数量的飙升,一种以咖啡为媒介的全方位增速,从各种维度弥散开来。
到咖啡馆喝咖啡的仪式感全面褪去,拿起自带杯去窗口打一杯咖啡,再奔赴职场与学习,已成常态;咖啡外卖极速铺展开来,2公里以内的咖啡选择日趋变多,与此同时,咖啡店的营业时间逐渐变早:最早营业时间已被一家名为粉锤的咖啡窗口店,定在清晨六点;几十辆流动咖啡车全城跑动,哪里需要送到哪里……
当我们在讨论“极速饮用”时,有一群人,率先与我们产生了强烈共鸣。他们极速奔跑在这座城市的咖啡因中,用敏锐的嗅觉和长期的丈量,早已感受到了这个词的意义及其带来的影响。
他们,活跃在互联网及各大社交平台,以最鲜活的方式,记录着、分享着、经历着、预判着成都咖啡圈层的发展。他们,有的专注咖啡多年,已成行业内的资深博主;有的攒头而起,刚刚爱上咖啡。他们的观察步履不停,每时每刻都卷着流量的浪花,最终汇聚成涌动的“浪潮”。
他们,便是那些踩着节奏极速探店的人群,那些追咖啡馆的人。
昨天,我们已经跟着馒头和茉莉追了一波咖啡馆(极速探店:那些追咖啡馆的人(上)),今天,我们继续极速前行。
●●●
03
“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速度与舒适度。”
晴天panpaddy咖啡探店博主一边是本土独立咖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边是各大国际咖啡品牌及精品顶流的入驻,咖啡店在这座城市的极速扩张,显然开启了多赛道。
四月底,在爆火魔都的SeesawCoffee正式落地成都,并开启试营业的当天上午11点,SeesawCoffee大悦城店在点评网上收获了的第一条评价,分享者是探店达人晴天。
十点多抵达现场,从拍摄、饮用、文案编辑到最终分享,晴天仅花了半小时——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奔忙时间。
在成都咖啡极速奔跑的年,晴天跟着小跑了一会,更高频地将咖啡店放进自己的探店规划中;但坐进咖啡店里,喝完咖啡,拍到觉得满意的照片后,他就停下来抽出时间享受独处。
这位探店达人在极速扩张的咖啡世界中,找到了另一种方式: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速度与舒适度。相较一手的热门咖啡讯息,他更倾向于分享有趣新鲜的内容。这没有让他在社交平台上的声音石沉大海,反而沉淀出了稳定流量。
比如今年他向粉丝分享了一家开在老字号肥肠粉店内的咖啡铺子,在推荐里,他写道:“成都最便宜的咖啡被我找到了,居然藏在肥肠粉店里”。就这样,这间诞生于去年六月的咖啡店在开业将近一年后,迎来了它的首度高频曝光,多方媒体蜂拥而至,让它与五月的新店一同,展现在咖啡爱好者们的眼前。
晴天说,一间好咖啡店,首先是可满足日常的饮用需求,即可迅速满足人们对于摄取咖啡因的需要。这无疑是对“极速饮用”的一种诠释。
比如以口味与性价比著称的缝纫机咖啡,人们排队买一杯堂食咖啡,会在十来元的基础上再减去五元,以极低的价格即可摄取咖啡因。工作日午间,缝纫机本就不大的空间内,几乎挤满了买咖啡的人。人们来此买咖啡,拿到手飞快喝完,将杯子放在一角的置物筐内,即饮即走。
在长年的探店经历中,晴天培养了每日至少一杯咖啡的习惯。即便没有新店要探,也会去家附近的缝纫机、SHORT等咖啡店,坐一会儿、喝一杯;更或者,无需出门,径直走到厨房,给自己冲一杯挂耳。
因分享这件极小的事,收获到美味、愉悦与舒适,这便是探店这一快节奏的生活中,令晴天最为欢喜的那部分。
04
“极速不在于产出和饮用,而是人们对咖啡的渴求。”
嘉桐咖啡店主行业观察者望平街深处的社区咖啡店NOMAD,拥有一群奇妙的客群:店铺对面是一所双语幼儿园,接送小孩的年轻爸妈,提前来等小孩儿放学时,会来店内买杯咖啡聊天。寒暑假期来临时,这类客群便潮汐性“消失”。
对于客群,乃至在成都迅速扩张的咖啡市场,一面开店一面持续进行内容创作的佛系店主嘉桐有自己的应对法则。与其说是应对,不如说是对于咖啡的探索,比如大家都做挂耳和冷泡包,他便从形式上做点新意,把纸袋包装换作有机鸡蛋的包装,做些变通。
市场的扩张,带来了咖啡业界平均水准的进步——品质的,装修的,服务的,多维度的进步。而更多店铺的极速诞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成都人的咖啡自由。
称重、磨豆、萃取,再加点调校时间,作为咖啡师,嘉桐出品一杯咖啡的时间在4分钟左右,而走进NOMAD的人往往有数个充分的4分钟,用以工作、聊天及悠闲享受午后。
嘉桐喜欢这种躲在社区里的感觉,每天可以听到隔壁快递站点收货、发货的热闹,房东大姐训导小朋友写作业的声音,巷口老太太晒太阳、打牌的絮叨。他开玩笑说:“匆忙买一杯的人也根本走不到我这儿来。”
对于大环境的“极速”,作为机敏的咖啡从业者与观察者,嘉桐最直观的感受其实不在于产出或饮用一杯咖啡的速度快慢,而是人们对于一杯咖啡的需求,有多么的急迫和必须。
比如,他推荐了他喜欢的咖啡店——桂王桥咖啡站。“店小,价格低,较多倚重在外卖平台,还做提前一天的预约单;同时,品类极速,简单明了。”
05
“‘每日一杯’似乎已经成了很多上班族的习惯。”
大毛毛兼职探店博主麦籽阿姨佛系探店博主“一杯是必须,两杯是常态,偶尔也会喝三杯”的咖啡馆探店达人大毛毛,今年停停走走,大致探了60家咖啡新店。翻看今年探店拍的相片时,大毛毛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使用人像模式了,要论探店喝咖啡养成的技能,拍照风格的变化最为明显。
更明显的是对于饮用咖啡极速化的观察。
她感到,咖啡正慢慢变得和奶茶一样,大家越来越接受端起一杯就走的状态。咖啡正脱离小资的环境与商务需求,成为个人偏爱的一种饮料。还有一种极速,来自咖啡店中的咖啡师们的直接表达,比如建议马上喝掉风味更好。“虽然他们知道有更多人来拍照打卡写评论会对店铺有正向传播,但是他们仍然更希望客人可以